证书编号查询网

证书编号查询网专业提供毕业证书编号查询,学校代码查询学位证编号查询,四六级成绩单编号,报到证编号。

西安石油大学历任校长,学校专业

样本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石油石化技术干部的学校毕业证,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校本部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新校区位于西安市户县西安沣京工业园。

国家代码:10705

西安石油大学学风:团结、求是、勤奋、创新

西安石油大学校风:好学力行,自强不息

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证样本

历史沿革:

1951年---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石油工业技术干部的学校毕业证——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毕业证正式成立。

1958年---为适应石油工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过国务院批准,在西安石油学校毕业证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安石油学院毕业证样本。

1970年---因“文革”而停止招生。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并在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了现在的新校区;

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为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

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石油学院毕业证样本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证样本。

西安石油大学历任校长,党委书记:

赵曼青 1951.10--1952.10 校长

马 文 党总支书记 1952.10--1953.9

马 文 校长 1952.10--1958.8

段得民 党总支书记 1953.9-1956.8

杨 霖 党委书记、院长 1958.8-1966.8

狄贵善 党委书记 1980.12—1984.7

邢汝霖 院长 1983.12—1990.12

邢汝霖 党委书记 1990.12—1992.7

吴林祥 党委书记 1984.7—1990.12

张绍槐 院长 1990.12—1994.6

屈维章 党委书记 1992.7-2002.10

林壬子 院长 1994.6—1996.8

杨正一 1996.8—1999.4 院长

薛中天 1999.4-2004.3 院校长

乔学光 2002.10--2008.6 党委书记

张宁生 2004.3—2011.7 校长

屈展 2011年7月任西安石油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西安石油大学学位证样本

西安石油大学艰辛的创业史

西安石油大学的前身—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毕业证是在当时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下,于1951年创建的,是我国最早的石油专科学校毕业证。经过七年的多次改变隶属关系,改变校名和校址搬迁之后,于1958年改建为西安石油学院毕业证样本,进入大学发展阶段。又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增设了地质、钻井、采油、矿机、炼机、炼油、人造石油、石油仪器等专业,在校生达到1200人,实现了教学、科研、实验手段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健康发展的道路,并迅速进入陕西省院校的先进行列。1960年就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学校毕业证。 “文化大革命”使学校毕业证遭受了毁灭性的摧残,是石油院校受害最深、最重的单位。学校有四位领导相继去世;宣布学校撤消;学校停止招生;教师大量流失;图书、仪器、设备被毁,十几年师生付出的心血和积聚的办学 条件,荡然无存。但师生不屈不挠、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深深扎根在大家的心里。

恢复建院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空前大灾难。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石油工业是“四化”建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石油工业部为了适应石油工业大发展的需要,于1978年10月征得原陕西省革委会同意,决定在原址恢复西安石油学院;并商定,石油学院在南院原址恢复建院,而占用南院办校的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毕业证,由石油工业部支付200万元搬迁费,迁往他处办学。

1979年6月,石油工业部决定成立西安石油学院筹建处,由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领导着手恢复建院的筹备工作。总厂抽调了在总厂工作的原西安石油学院部分教职工成立了筹建处,并决定由赵乃、余国安﹑李汝贵﹑惠世山﹑刘泽民﹑陈宝江﹑沈鼎和﹑张世英﹑沈迪成组成10人筹建处领导小组,由赵乃同志任组长。

筹建处下设政工﹑办事﹑教学﹑基建四个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筹建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学院恢复建院的基本设想,并制定了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购置了图书馆资料和一些必须的仪器设备,为恢复西安石油学院创造了条件。

198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原址恢复西安石油学院毕业证样本,学制四年,规模2000人。学院恢复后,当时仅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师仅20余人。

由于搬迁中出现的种种原因,西安石油学院不能按国务院批示在原址恢复,实际上是房无一间,地无一亩。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学院按计划于1980年8月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四川﹑湖南﹑湖北九个省区招收了矿场机械﹑炼厂机械、石油地球物理仪器三个专业三个班共91名学生。学生入学后,由于在使用陕西省化工学校毕业证房屋问题上双方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致使新生于9月15日报到时因无校舍而无法报到入学。为了按时接待新生入学,学院不得不租用小寨饭店

安排学生食宿。后经石油部、陕西省和有关单位反复研究、协商、暂借被省化工学校毕业证占用的原石油学院南院的部分房屋办学,同时也使用了被石油仪器总厂占用的原

石油学院北院的小部分房屋。由于房舍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恢复建院后首届学生于9月25日终于正式开学上课。

专业设置

1980年恢复建院时,只有石油机械系和石油勘探仪器及自动化系。设有3个专业: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石油勘探仪器。同年经石油部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石油工业经济系。1986年12月改为经济管理系。

1981年,石油部批准设置6个专业,即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石油地球物理仪器、焊接工艺及设备、石油工业管理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1983年,将原基教处撤销,设立基础课部。经济系增设了财务会计和计划统计2个专业。

1985年,设立了油田开发系和计算机系。增设了采油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管理工程、劳动经济、机械制造和工业电气自动化等7个新的三年制专科专业。

到1987年底,全院设本专科专业15个。

机械系设:矿业机械、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焊接工艺及设备专门化。

石油勘探仪器及自动化系设: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

经济管理系设:工业财务与会计、工业管理工程、工业计划与统计、工业劳动经济。

油田开发系设:采油工程。

计算机系设:计算机及应用。

基础课部设:化学师范、英语师范、应用化学专门化。

到1988年元月,学院设有五系一部,即:石油机械系、石油勘探仪器及自动化系、经济管理系、油田开发系、计算机系及基础课部。

师资力量建设

1980年学院只有教师29名,办学条件很差。在以后的几年中,由于种种限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成效不大。到1984年初,全院有365名教职工,其中教师仅106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毕业证的发展。1985年以来,由于限制减少,政策放活,领导重视,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985年初,针对人才缺乏的情况,学院决定大量引进人才。院领导号召大家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积极推荐人才,并设立“伯乐奖”。

为尽快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教师队伍,院领导登门求贤,并采取公开招聘、参加人才交流会等方式积极引进人才。1985年以来,学院先后两次在《西安晚报》、《参考消息》上刊登招聘人才启事。黑龙江、新疆、青海、宁夏、浙江、江苏、云南、四川、陕西等十几个省市约1100多人来函来人应聘。其中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30多人,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会计师等800多人,其他教师、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经过人事部门严格的筛选,先后调入178人,其中教师145人。

到1986年底,学院先后引进各类人才309人。在引进的309人中,由于调入时严格考核,反复筛选,绝大部分同志在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对他们政治上信赖,生活上关心,大胆提拔使用,一视同仁。在他们之中,有1名经上级任命为副院长;有15人被任命为系处级领导干部:有17人被任命为科级干部;有12人晋升为副教授。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院坚持“两条腿”走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脱产进修,业余培训及委托培养研究生”等办法,坚持“在职进修为主,院内进修为主,

就近进修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积极培养师资。

l982年以来,学院每年都要分来一批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一半。学院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并责成各系制定出每个青年教师的五年培养规划,给每个青年教师指派一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中老年教师担任导师。要求指导教师落实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具体任务、进修课程、以及提高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措施。

为确保培养计划的贯彻实施,学院毕业证样本为各系提出了师资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并经常召开中、青年教师座谈会,向学生发教学情况调查表,征求意见,进行检查落实。

青年教师分配到各系、教研室后,学院首先安排了辅导、听课、批改作业,带实验等工作,然后按计划逐步使他们走上讲台。各教研室对首次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都严格要求,正确指导,帮助他们认真组织教材,解决难点,并要求他们多次试讲、参加观摩教学,促使青年教师过教学关。

学院恢复以来,由于师资力量较薄弱,青年教师来院后,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分担教学任务。系领导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放手让他们走上讲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针对大学生、研究生普遍缺乏生产实际知识的情况,学院分批组织他们到油田、厂矿参观、学习、调查研究,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承担油田、厂矿的科研课题。

1984年以后,学院领导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把石油部给的院长基金全部用于委托代培研究生。委托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西北大学毕业证样本、西北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大连工学院毕业证样本、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等20多所高等院校代培研究生近百名。同时,学院还挑选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送到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天津大学毕业证样本等院校培养师资。

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得到大大加强。截止1987年底,学院教职工达986人,专任教师人数达425人,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教学管理和改革

学院自恢复后就很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加强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研究。恢复建院之初,为确保教学质量,学院先后从10多所兄弟院校,聘请几十名讲师职称以上教师来学院讲课,同时协助筹建专业。到1987年底,学院教师已基本满足需要,教研室也由10个发展到25个。

机械系设:矿机、炼机、机制、制图、焊接、力学等教研室。

仪器系设:石油仪器、自控、电子技术、电工等教研室。

计算机系设:硬件、软件等教研室。

经济管理系设:会计统计、管理工程、劳动经济综合等教研室。

油田开发系设:开发、地质等教研室。

基础课部设:体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教研室。

马列主义教研室和思想品德课教研室由党委宣传部领导。

1985年8月,石油部教育司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石油高等院校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会后,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和承德会议精神,学院将全部专业分为理工科和文科两种类型。

1985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院在新入学的本科生中试行学分制和浮动学制。制定了《西安石油学院学分制试行意见》、《西安石油学院试行浮动学制的九项规定》和《西安石油学院制订教学计划的几项规定》。制定和执行了新的教学计划,即二长一短三学期。同时,82级、83级、84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向一学年三学期制靠拢。

为提高英语、数学、体育教学质量,学院在85级学生中全部实行了英语四级分级教学及数学和体育分级教学。体育课实行学分制后,开设了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课等课程;增加了体育理论考试,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提出了加强理论教学和终身体育等新观念。为了充分发挥学分制因材施教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院实行了筛选升降制,使少数德才兼备、智力超群的优秀生在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后可提前毕业;专科生中的优秀生达到规定学分和高的绩点,经批准可升入本科;对于本科生中少数较差的学生达不到规定学分且绩点又低者,则降至专科。

为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培养目标,学院改革课程设置,把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改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体系,必修课占理论教学的70%,以保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占理论教学的30%,使学生具有专业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增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制》、《文献检索》、《工程师经济学》等课程。对非石油主干专业增设《石油工程概论》,使学生对石油生产过程有所了解,以增添石油特色。

为突出能力培养,学院把理论教学总时数由过去的2750学时压缩到2500学时左右,将实践性教学周数由20~22周提高到40周左右。同时,学院还对外语、计算机应用、制图(机械类专业)等安排了“四年不断线”的能力训练,同时有机安排了政治思想教育四年不断线。

本着计划性与灵活性、基本规格与因材施教、搞活教学与严格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学院制定了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

1985年以来,学院更加严格了考场纪律,并组织中层干部和部分教师混合监考,院领导巡视考场,严格考试制度。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由于达不到规定学分,1985年有6名学生退学;20名学生留级;1986年有22名学生退学,1987年有10名学生退学。这些作法,受到多数师生的赞赏,为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安石油大学历任校长,学校专业,本信息来自【证书编号查询网www.byhao.net】本网站专业查询:毕业证补办毕业证电子版毕业证编号规则学位证编号规则自考毕业证编号规则学校代码查询英语成绩单样本毕业证编号代码学位证编号英语四六级编号报到证编号专业介绍学校历任校长

西安石油大学历任校长,学校专业,本信息来自【证书编号查询网www.byhao.net】本网站专业查询:毕业证编号代码学位证编号四六级编号报到证编号专业介绍历任校长毕业证补办毕业证电子版毕业证编号规则学位证编号规则自考毕业证编号规则学校代码查询英语成绩单样本

TAG: 学校专业 西安石油大学

网址:https://www.byhao.net/xzzy/1546.html